发展历程:2016年6月学校调整学院设置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时,按照学科基础相同原则,将原理学院应用化学系的制药工程专业、农学院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海洋与气象学院的海洋资源与环境专业调整在一起,组建成立化学与环境学院。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教辅人员10人,行政管理及辅导员1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12人,副高职称23人;具有博士学位58人(占87.9%)。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
专业建设:学院现有制药工程、环境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应用化学等4个在招生本科专业。拥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及各类教学实验室,省内外50多个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条件。
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学院现设有海洋化学、边缘海地质学两个海洋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以及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点。
据2024年3月科睿唯安权威数据统计,学校环境/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院在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学院为海洋科学学科(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具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平台及研究:学院拥有近海海洋环境变化合作研究中心、海洋资源化学综合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等市厅级科研平台,拥有实验仪器设备近5000台套,价值近6000万元。教师科研方向集中在海洋资源化学利用、海洋化学、海洋和陆地环境监测及保护、海岸带利用保护和修复等。
近五年来,学院教职工获批各类科研项目共175项,项目到账经费累计4063万元,教师发表二区及以上高质量论文159篇。
对外交流合作:学院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办学空间不断扩大。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全职教授潘纲教授为我院讲座教授,积极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多所著名高校及国外(境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与云浮、湛江等地市药检所,与环境、制药、化妆品等相关的多个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学院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广东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学院学风建设成效显著,学生工作考核连续三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2025年学院本科生人数达1725人,硕博研究生124人。近三年来,在“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各类科技竞赛、创新项目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76项、省部级奖项123项。
学生考研升学率在全校名列前茅,2023届、2024届本科毕业生共有211人分别考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毕业生多在环境、制药相关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就业,涌现出众多行业精英、科技英才,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与认可。
党建及思政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学院持续深入学习宣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思政课程建设,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加强师生的思政教育、廉洁教育;坚持党要管党、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执行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综合管理: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严格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凝聚全院师生精力,推动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育人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师生的质量和水平,为加快实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Copyright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 广东省 湛江市 海大路1号 邮编:524088